他能看到,一滴雨水中,有数十上百万个微小气泡,旋转生灭,排列组合,其实比一個修道者毕生的经历都精彩百倍千倍。

    人一生之微渺,当真如尘土也,甚至还不如。

    当一个存在认识到这些大道无情运转的规律,并成为其一部分时,那么人世间的情感,是否显得多余?

    太上忘情。

    面对如此之道,情之一物,如何能不忘?

    雨势愈发地急迫起来。

    …

    …

    青年旁观一切,他看到雨势急迫时,眼底里有一丝赞赏,也有一丝惘然。

    雨势的急迫,代表周清对大道的参悟,已经来到一个无限接近至高的层次,故而已经能影响大道的运转。

    只可惜,这只是接近,并非真正到了那个层次。

    何况即使到了,又能如何呢?

    青玄、太乙以及他,都对此深有感触。

    直到如今的布局,何尝不是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不甘?

    …

    …

    大雨磅礴落下。

    太清静静地负手在山间一处听雨亭里。

    这处亭子昔年应在太乙峰,如今被祂征用了。

    这场论道,无需太多言语的交锋。

    哪怕周清的破妄法眼,此刻也发现不了太清的身影,对于太清所在的身位,完全会无意识地忽略过去。

    周清漫步山道。

    有时候,快如电光石火。

    有时候却慢条斯理,宛如蜗牛爬行。

    在这种快慢地交替中,周清更是在诠释一种动静快慢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