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阮聆音蹬开被子从晨梦中苏醒,屋子里的木制小破桌子上多了一盒牛奶和两个小笼包子。他们回来过了。

    肉肉的小手拧不尽毛巾的水,阮聆音对着因为年代久远而严重抛光的镜子,不由得感慨陆谨之童年条件的艰苦。

    娱乐圈是放大了的小社会,各个阶层的辛酸苦辣被各种夸张的镜头扭曲。

    有不少明星背靠家族,承受着要是没能闯出个名堂就得回去继承家业的“苦恼”,陆谨之与他们不同,他不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人。

    阮聆音一丝不苟地咽下牛奶,咬尽桌面上的食物,直至它重新变成空荡荡的一片。

    她摸摸肚子承认:陆谨之是一个没有汤匙的人。

    难以想象他是怎么在如此的家庭背景之下,开辟出属于自己的娱乐王国的。

    后世的陆谨之对此语焉不详,虽然有很多记者都乐于去挖掘他的过去,他最终都选择淡淡地闭口不答。

    “过去的经历成就了如今的陆谨之,我承认确实很辛苦很辛苦。”他笑着说:“但是我要是总聊起这些,更像是在卖惨了呀。”

    他用半开玩笑的语气回答了记者的话,自此媒体人再难让他忆往昔。

    阮聆音:不愧是我追的星。

    解决完早餐,阮聆音从抽屉里拿出二十元钱,准备去菜市场买点东西。

    家徒四壁,阮聆音叹气……再不买点东西回来,中午和晚上就只能在窗口喝西北风了。

    吱呀木门作响,阮聆音搬了凳子才勉力撩上铁门锁。除了自制的布料购物袋之外,她还不忘拿上她的那本书——读完了,该去图书馆借新书了。

    上城街头,一位西装革履的年轻男人同样沮丧地叹着气。

    不同于阮聆音的贫穷,他是因为公司新组,很多东西几乎都要重新开始,场地、人手、资源等等。这些天,他在青少年宫的门口|活像一尊雕塑一样蹲守着,至今没能看到能让他眼前一亮的有潜力的小孩子。

    宁缺毋滥啊,毕竟娱乐圈越来越难混了。

    他必须得在这几天找到一个好苗子。男人头发抓狂,漫无目的地在大街上走着,想在人群中看看能不能碰点运气。

    疯子,我怕不是个疯子,我居然跑到了这种破旧老城区菜市场,我是来欣赏大叔大妈砍价杀价吗?

    “三块,不能再多。”

    “好嘛好嘛。”

    果然,在菜市场附近除了这些没营养的话还能听到些什么?

    咦?男人回过神来,刚刚杀价的竟然是稚嫩的童音。他停下了脚步循声而望,此情此景,令他不仅倒吸了一口凉气。

    那个小男孩真的太好看了,在这个此刻,他只顾得上深深赞叹大自然的造物之美。

    男孩儿年纪还小,长得不高,甚至因为营养不良而有些气血不佳,但他的气质,他还未长开的身姿,比起那些在少年宫里学习舞蹈的孩子们不知好上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