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这个时代无法炼制出后世那样铜纯度超过99.9%的精铜,但红铜早已有之。

    只是红铜质地偏软,难以铸造成型,后来才掺入其他金属制成黄铜、青铜以及白铜等多种合金。

    尽管如此,这种红铜和现代意义上的纯铜相比仍有差距,但先用着也罢,待有了电力后,再通过电解法提纯铜材。

    至于磁石,倒是现成可用的,虽然它的磁力强度不及人工制作的强力磁铁,但这并不妨碍先将其投入使用,等到通电之后,再利用电磁原理制造更强的磁体。

    至于最后提到的生漆,这是一种天然的绝缘材料,早已广泛应用于家具装饰之中。

    方建宝听罢思索片刻,说道:“大人尽管放心,你需要的这些物件,我定会帮你寻觅齐全。"

    “嗯,如此甚好。"

    李伟身为电气与机械领域的专业人士,来到明朝最大的感受便是没有电什么都寸步难行。

    因此,首要任务便是研制发电机,其余的事情只好暂且搁置。

    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不可忽视,他的电脑里存储了许多珍贵资料,绝非学业资料,而是关乎实际操作的专业文档。

    唯有通电之后,电脑方能正常运转,诸多事务亦会事半功倍。

    就在李伟与方建宝交谈之际,一名工匠匆匆赶来,禀报情况:

    “李大人,外面有位薛大人求见。"

    李伟愣了一下,薛大人?是谁?

    他思索片刻,决定先见了再说。

    “让他进来吧。"

    工匠离开不久,就把薛祥带了进来。

    薛祥此刻面色不佳,他提交的两份关于申请调拨银两建造船只的奏章都被李伟驳回了,要求他编制预算时,他认为这奸诈之人之所以刁难他,是因为自己不同意他担任工部侍郎。

    李伟看到进来的这位老者有些面熟,记起这是前两天早朝时反对他升任侍郎的人。

    “李大人!”

    薛祥阴沉着脸勉强行礼。

    -----------

    李伟也不愿虚伪客套,直接问:“原来是薛尚书,您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李大人,圣上让我负责监督建造一百六十六艘海船以供海运之用,我已两次上书请求调拨银两,却都被李大人否决,不知李大人此番用意为何?”

    其实他先前也去求见过朱元璋,但朱元璋看他气急败坏的模样,干脆顺水推舟把李伟推到前台,让他亲自来找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