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纾被周缪音的一席话问得哑口无言。她以为周家姑娘是个性格软弱内敛好忽悠的,没想到她竟然长着玲珑心窍,一下子就听出了她话里的深意。
其实周缪音说得没错,目前这事只有双方长辈在张罗,当事人未必知道那么多,至少夏侯翊目前应该还不清楚情况,不然以他的性格,早就出手制止了。等到事情有了眉目,或者基本定下来了,夏侯翊就算不愿成亲,也只会跟家里闹,还不至于牵扯到周缪音来,自然也不会对她有什么误会。
至于金媒婆提到的那些关于周家姑娘喜欢夏侯翊的话,多半也是她为了促成这桩姻缘自己添油加醋编出来的。
既然周缪音并不了解夏侯翊,那这事就好办了。
“周姐姐是个爽快人,我也就不跟你兜圈子了。”夏侯纾笑道,“我听说周姐姐自小在京城长大,应该也听说过我二哥的行事作风吧?外面的人都说他出身好、容貌好,有才学、有胆识,除了目前身无官职之外全是优点,甚至将他比作谪仙。可是世上哪有这样完美的人?他私底下的糊涂也只有我们这些至亲之人才知晓。”
“怎么个一塌糊涂法?”周缪音面露疑色,已经开始在思考夏侯纾告诉她这些事情的目的。
夏侯纾装作难以启齿的样子,忧心忡忡的磨蹭了半天,吊足了她的胃口,才慢吞吞地说:“周姐姐有所不知,我二哥他平时结交甚广,其中不乏一些狐朋狗友,时常带着他流连于烟花之地,致使他无心仕途。为此我母亲十分头疼,就想着趁他及冠了赶紧给他娶亲,日后也好管着他,免得他败坏了祖宗家业。可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我们都担心他成亲了也不知道收敛,反而耽误了新妇,尤其是怕耽误了周姐姐你这么好的姑娘。”
夏侯纾一边编排着夏侯翊的种种劣迹,大肆渲染他的不堪,一边又故作惋惜,心中却暗自祈祷夏侯翊知道后不要找她麻烦,毕竟她的出发点是为了他好。
周缪音果然面色微沉,手指紧紧地抓着衣裳,半晌不说话。
显然,她是听过这样的传言的。
夏侯纾见状,继续趁热打铁道:“周姐姐,我是把你当我自己人才这么说的,等过些日子你嫁到我们家,成了我嫂嫂,可得多多担待。还有一件事,我大哥没了之后,二哥就得担起长子的责任。他曾说过我们这一房子息薄弱,以后定要纳八门妾室,以便延绵香火。同为女子,我自然是不喜欢他有这样荒唐的想法,可是想到我大哥,我也不忍心规劝。还望嫂嫂千万见谅!”
还未娶妻就想着要纳妾,而且目标还那么明确,光是想想就让人生气,她就不相信周缪音听了还不动容。
越国公府的事,尤其是关于夏侯渊长子的事情,满京城就没有不知晓的。夏侯翖没了,夏侯翊顺理成章的成了夏侯氏的长房长孙,自然就得担起越国公府的未来。周缪音听完更加相信的这一说法。
夏侯纾暗暗观察着她的神色,继续作出一副为了她和大局着想的样子,情真意切地说:“我之所以不顾礼节前来告诉你这些,就是觉得周姐姐是个好姑娘,怕你受委屈,也希望你能有个心理准备,毕竟家和万事兴,日后一个屋檐下生活,还是尽量不要引起矛盾和误解才好。”
周缪音显然是被夏侯纾的话吓到了,脸上的表情十分精彩,最后她声音微若蚊蝇地问夏侯纾:“你说的都是真的么?”
夏侯纾见起了效果,便猛点头,表情十分真诚。
然而她心里却再次祈祷夏侯翊不要怪她胡说八道。毕竟夏侯翊一个连娶妻都不上心的人,哪里会想着要纳妾,纯属她在无中生有,造谣生非。
周缪音细细想了想,又看了看夏侯纾和旁边神色紧张的云溪一眼,态度骤然温和起来,抬头笑盈盈地说:“夏侯妹妹,谢谢你告诉我这些。不过婚姻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论对方是不是夏侯翊,只要家中让我嫁,我都认了。人心都是肉长的,我相信只要我真心待他,他必定不会背弃我。他若非要纳妾,我也依着他,绝不阻拦。将来若是生下孩子,我也愿意照抚。其实男人有个三妻四妾再寻常不过,我也不是小心眼的人。我父亲之前在外就任的时候,也纳了几房妾室来照顾起居,只是运气不好,没有留下子嗣。随后我父亲回京守制,那几门妾室熬不住,纷纷向我母亲求了身契还家去了。要不然,我们周家会更热闹些。”
言外之意就是她不会违背受长辈的意思,甚至连她未来夫君是谁她也无所谓,至于夏侯翊以后要不要纳妾,她都不介意,而那些妾室能不能熬得住,有没有福分诞下子嗣,也与她无关。
这样的心性,倒是让人很意外,同时也让夏侯纾有点崩溃。她说了那么多夏侯翊的坏话,泼了那么多脏水,不但没有让周缪音放弃夏侯翊,反倒让她更加自信了,甚至认命了。这是什么情况?
周缪音却没有心思再继续跟夏侯纾讨论这个话题,随后两人又说了几句话,她便说出来太久要回家去了。
送走周缪音,夏侯纾已经溃败不堪,连话都不想说了。
云溪早就被周缪音的那一番无所谓的态度和不同寻常的言论惊得目瞪口呆,半晌才回过神来。心想这世上怎么会有人不在乎自己将来要与谁共度一生的呢?甚至也不在乎对方纳不纳妾,升不生孩子?
云溪慢慢思索着,然后瞄了夏侯纾一眼,回想着她刚说的那些污蔑夏侯翊的混账话,脑中突然灵光一闪:或许,周姑娘是察觉到了她们的目的,所以故意正话反说?
“哎呀!糟了!”云溪焦急地看向夏侯纾,“我听周姑娘这意思,她是铁了心要嫁给二公子了!这下可怎么办?”
其实周缪音说得没错,目前这事只有双方长辈在张罗,当事人未必知道那么多,至少夏侯翊目前应该还不清楚情况,不然以他的性格,早就出手制止了。等到事情有了眉目,或者基本定下来了,夏侯翊就算不愿成亲,也只会跟家里闹,还不至于牵扯到周缪音来,自然也不会对她有什么误会。
至于金媒婆提到的那些关于周家姑娘喜欢夏侯翊的话,多半也是她为了促成这桩姻缘自己添油加醋编出来的。
既然周缪音并不了解夏侯翊,那这事就好办了。
“周姐姐是个爽快人,我也就不跟你兜圈子了。”夏侯纾笑道,“我听说周姐姐自小在京城长大,应该也听说过我二哥的行事作风吧?外面的人都说他出身好、容貌好,有才学、有胆识,除了目前身无官职之外全是优点,甚至将他比作谪仙。可是世上哪有这样完美的人?他私底下的糊涂也只有我们这些至亲之人才知晓。”
“怎么个一塌糊涂法?”周缪音面露疑色,已经开始在思考夏侯纾告诉她这些事情的目的。
夏侯纾装作难以启齿的样子,忧心忡忡的磨蹭了半天,吊足了她的胃口,才慢吞吞地说:“周姐姐有所不知,我二哥他平时结交甚广,其中不乏一些狐朋狗友,时常带着他流连于烟花之地,致使他无心仕途。为此我母亲十分头疼,就想着趁他及冠了赶紧给他娶亲,日后也好管着他,免得他败坏了祖宗家业。可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我们都担心他成亲了也不知道收敛,反而耽误了新妇,尤其是怕耽误了周姐姐你这么好的姑娘。”
夏侯纾一边编排着夏侯翊的种种劣迹,大肆渲染他的不堪,一边又故作惋惜,心中却暗自祈祷夏侯翊知道后不要找她麻烦,毕竟她的出发点是为了他好。
周缪音果然面色微沉,手指紧紧地抓着衣裳,半晌不说话。
显然,她是听过这样的传言的。
夏侯纾见状,继续趁热打铁道:“周姐姐,我是把你当我自己人才这么说的,等过些日子你嫁到我们家,成了我嫂嫂,可得多多担待。还有一件事,我大哥没了之后,二哥就得担起长子的责任。他曾说过我们这一房子息薄弱,以后定要纳八门妾室,以便延绵香火。同为女子,我自然是不喜欢他有这样荒唐的想法,可是想到我大哥,我也不忍心规劝。还望嫂嫂千万见谅!”
还未娶妻就想着要纳妾,而且目标还那么明确,光是想想就让人生气,她就不相信周缪音听了还不动容。
越国公府的事,尤其是关于夏侯渊长子的事情,满京城就没有不知晓的。夏侯翖没了,夏侯翊顺理成章的成了夏侯氏的长房长孙,自然就得担起越国公府的未来。周缪音听完更加相信的这一说法。
夏侯纾暗暗观察着她的神色,继续作出一副为了她和大局着想的样子,情真意切地说:“我之所以不顾礼节前来告诉你这些,就是觉得周姐姐是个好姑娘,怕你受委屈,也希望你能有个心理准备,毕竟家和万事兴,日后一个屋檐下生活,还是尽量不要引起矛盾和误解才好。”
周缪音显然是被夏侯纾的话吓到了,脸上的表情十分精彩,最后她声音微若蚊蝇地问夏侯纾:“你说的都是真的么?”
夏侯纾见起了效果,便猛点头,表情十分真诚。
然而她心里却再次祈祷夏侯翊不要怪她胡说八道。毕竟夏侯翊一个连娶妻都不上心的人,哪里会想着要纳妾,纯属她在无中生有,造谣生非。
周缪音细细想了想,又看了看夏侯纾和旁边神色紧张的云溪一眼,态度骤然温和起来,抬头笑盈盈地说:“夏侯妹妹,谢谢你告诉我这些。不过婚姻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论对方是不是夏侯翊,只要家中让我嫁,我都认了。人心都是肉长的,我相信只要我真心待他,他必定不会背弃我。他若非要纳妾,我也依着他,绝不阻拦。将来若是生下孩子,我也愿意照抚。其实男人有个三妻四妾再寻常不过,我也不是小心眼的人。我父亲之前在外就任的时候,也纳了几房妾室来照顾起居,只是运气不好,没有留下子嗣。随后我父亲回京守制,那几门妾室熬不住,纷纷向我母亲求了身契还家去了。要不然,我们周家会更热闹些。”
言外之意就是她不会违背受长辈的意思,甚至连她未来夫君是谁她也无所谓,至于夏侯翊以后要不要纳妾,她都不介意,而那些妾室能不能熬得住,有没有福分诞下子嗣,也与她无关。
这样的心性,倒是让人很意外,同时也让夏侯纾有点崩溃。她说了那么多夏侯翊的坏话,泼了那么多脏水,不但没有让周缪音放弃夏侯翊,反倒让她更加自信了,甚至认命了。这是什么情况?
周缪音却没有心思再继续跟夏侯纾讨论这个话题,随后两人又说了几句话,她便说出来太久要回家去了。
送走周缪音,夏侯纾已经溃败不堪,连话都不想说了。
云溪早就被周缪音的那一番无所谓的态度和不同寻常的言论惊得目瞪口呆,半晌才回过神来。心想这世上怎么会有人不在乎自己将来要与谁共度一生的呢?甚至也不在乎对方纳不纳妾,升不生孩子?
云溪慢慢思索着,然后瞄了夏侯纾一眼,回想着她刚说的那些污蔑夏侯翊的混账话,脑中突然灵光一闪:或许,周姑娘是察觉到了她们的目的,所以故意正话反说?
“哎呀!糟了!”云溪焦急地看向夏侯纾,“我听周姑娘这意思,她是铁了心要嫁给二公子了!这下可怎么办?”